当前位置:首页 >  综合要闻  > 正文

罗山县:法治护航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高地

时间:2023-09-08 11:45:05     来源:大河网


【资料图】

日前,罗山县出台《关于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实施意见》,要求将生物多样性法治保障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,这标志着罗山县法治护航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
罗山县地处豫鄂皖三省交界,境内分布有高等植物189科1903种,野生陆生脊椎动物426种,鸟类334种、昆虫类1741种,被誉为我国中部地区的“基因库”。罗山县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“鸟类天堂”,鸟类种类占全省的80%、全国的20%。

近年来,罗山县坚持法治护航绿色发展,守正创新,积极探索“规划+政策”“保护+治理”“线下+线上”工作机制,强化法治保障,努力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高地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
“规划+政策”先行,构建全域保护新格局。坚持用法治思维守护生态环境,科学调整“三区三线”,实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。先后设立国家级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、省级黄缘闭壳龟自然保护区、省级灵山风景名胜区,以及石山口水源地等重点保护区,优先保护区域803平方公里,占全县面积的38%。出台《罗山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》等政策规定。同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,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等环保指标权益提高20%以上。

“保护+治理”并重,织密法治护航新网络。坚持惩治违法犯罪与修复生态并重,被动司法与主动作为结合,建立和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“行政执法、检察监督、司法审判”+“恢复性司法、社会化治理”的“3+2”工作机制,落实《关于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实施意见》等文件,建立完善“河长+检察长+警长”“林长+检察长+法官”,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。坚持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和综合执法、联合执法、协同执法等专项执法行动,始终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打严管严罚的高压态势。

首创“义工服务代偿机制”,对涉猎等破坏生态环境案件,协调被告人签订恢复修复承诺书,责令其履行义工服务、复植补绿和增殖放流。推动法治服务关口前移,向基层延伸,在重点地域设立司法保护和宣传教育示范基地、检察保护中心、林点警务室、普法宣传点,打通生物多样性保护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“线上+线下”结合,引导公众形成新共识。不断拓展普法宣传的形式和手段,创新运用新媒体平台优势,形成“两微一端”、视频及直播平台等多类型法治宣传新矩阵:线上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真实案例,拍摄普法微电影微视频,其中《鸟的天堂2-青山绿水人常在》荣获中央政法委第六届平安中国“三微”大赛最佳编剧奖、全国法院“金法槌奖”微电影优秀奖;创新运用直播手段开展普法教育。线下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,运用“法律七进”,融通“生物多样性日”“环境日”“爱鸟周”等节点,开展喜闻乐见的专题普法教育;成立董寨观鸟联盟、鹭鸶林保护协会等6支民间公益组织,常态化组织普法宣传公益活动,让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全民自觉行动。

“三加”机制,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规范有序、统一高效的法治保障。罗山县的法治护航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先后在联合国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缔约大会第十五次会议、中非绿色使者计划-非洲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协同研修班上进行了分享推广。生物多样性保护带动县域观鸟经济、生态农业和特色旅游三大特色产业,罗山县先后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、全国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县、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、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。生物多样性在法治力量守护下日益丰富,生态环境越来越好。全县森林覆盖率由38.4%提高到44%,鸟类由233种增加至334种,朱鹮已野化放飞7次133只。(朱美惠 彭鹏/文图)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