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记者在市零工市场举办的灵活用工专场招聘会上采访发现,“招工难”与“就业难”并存——(引题)
转变观念,让企业与求职者“双向奔赴”(主题)
北海日报记者 鲍莹 实习生 蒙泉江
(资料图)
5月26日上午,北海市零工市场举办“新业态 促就业”灵活用工专场招聘会活动,22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了53个职位368个岗位,182名劳动者进场求职,45人初步达成合作意向……数字看似喜人,但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,目前企业的招工需求与劳动者的求职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,企业“招工难”和求职者“就业难”问题并存。
活动现场,企业与求职者正在进行洽谈。 蒙泉江 摄
小叶是2022年毕业的大专生,今年23岁。毕业后他做过很多工作,但有的未通过试用期,有的又没有坚持下来,目前仍处于待业状态。“我今天就是来看看,了解一下。目前还没有很看好的工作岗位。”小叶对记者说,在他的求职观念中,做什么并不是很重要,高薪和能够自由支配时间是最重要的。
“我更看重稳定的工作时间,工资的话,合适就好。”全职宝妈韦女士今年30岁,和两位同为全职宝妈的朋友一起来零工市场碰运气,“对于我们这种宝妈来说,最想要一份偏行政的工作,可是这种工作不会优先选择我们。”韦女士对记者说,现在很多用人企业更想要能够时间充足、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复合型人才。
不同的劳动人群对工作有不同的偏重与需求,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,“吃苦耐劳”几乎是现场所有招聘企业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。
杨姐是参加此次招聘会的某企业招聘人员,在她看来,能吃苦,脚踏实地地工作是她最看重的品质,“对我们来说,本科学历是敲门砖,但求职者勤奋、诚实的品质,则是其能否在工作岗位上待得长久的关键。”杨姐对记者说道。
为更好地促进灵活就业人员、失业人员、就业困难人员、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,满足劳动力密集型小微企业与小商户的用工需求,北海市零工市场的工作人员曾到各乡镇走访调研。在这个过程中,北海市零工市场负责人梁萍深刻地感受到现在年轻人择业观的变化。
“与追求工作稳定的70后不同,在之前的调研中,我们发现很多1988年到1995年出生的人更看重工作的自由度,更偏向直播、网红等行业,在他们看来这些工作门槛低、来钱快、时间自由,而现在求职市场上招人最多的普工类的工作,大多在时间和管理上都比较严格,不受这些年轻人的青睐。”在梁萍看来,如今企业“招工难”和求职者“就业难”现象并存,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求职者对各行业认知不全面,以及用工企业不能很好地正视劳动者的需求,没有与时俱进。想要打破这道“壁垒”,还需企业更加重视如今求职者的求职心理,让管理更加人性化;求职者也最好在求职前作好职业规划,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,正视就业环境。双方转变观念,多多磨合,才能“双向奔赴”。
据了解,接下来,我市人社部门还将举办形式多样的现场、网络招聘会,开展信息链接、线上对接等就业服务;将便民采样舱改建成“就业驿站”;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信息,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,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;持续做好人才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,增强其业务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……通过这些方式,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和效能,助力企业与求职者“双向奔赴”。
标签: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