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浪地球1,其实讲的是2位少年的成长,一个是从叛逆少年,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青年,一个是从花季少女懵懵懂懂,到敢于大声疾呼的年青女性。
(资料图片)
到了流浪地球2,故事的格局开始打开了,主角在刘培强、张鹏、周喆直,这些社会中流砥柱的人性弧光。
面临的问题不再是电车问题的个人选择,而是有关全人类生死的问题。
如果说流浪地球1要说一些不喜欢的点,更体现在前期对于刘启这个人物个性的厌恶,对于幼年韩朵朵弱龄化言语的不适感,后期人物转变得太快,立的太高,情节有断裂感。
而到了流浪地球2,这些违和感都不见了。所以流浪地球中人物的对白,对白,剧情都加强了很多。三个人物的故事线都丰富,有很个性化的动机,人物很立体。
流浪地球2还有比1更出色的是群像戏,场景复原。在1中,故事发生在地下城、教室、东方明珠,发动机内部,到了2里,就扩大到了军事基地、地球联合政府、月球,海底,场景下群像戏增加了好几个数量级,让换种感觉格局一下子打开。
动作场面也不限在运输车、撞针、火石,这些局部场景,在2中我们看到月球运输车、太阳风暴、陨石雨、大规模空战、相控阵核爆,量子计算机好好地满足了观众破坏欲。
但是如果要说核心成功要素,还是“数字生命”这一个科幻概念的原创的成功。这个概念从实现原理,叠加冲突,埋藏推理暗线,建立道德两难选择,剧情拯救世界,让这项技术应用的讨论,延绵不绝。这极大的延伸了电影的思考深度,也成为观影后的老爷们源源不断地谈资与二创素材。
最后一个要说的是音乐。相比第一部的音乐,记得阿鲲说,这是第一次导演找他时,没有说工期比较赶,帮帮忙。音乐得到了极大的重视,所以诞生了"太空电梯",“空间站坠落”,“返程票”,这些传奇音乐。
结尾我要说,虽然特效这次电影完成的特别出色,细节很丰富,但是我觉得特效是最后一个推荐的理由。
推荐给没看过的朋友们,特效是一个入门门槛,但不是一个激发我们必看的理由。
完毕。
标签:
X 关闭
X 关闭